介绍公元纪年法及年代世纪 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所谓“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这种算法以及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是6世纪的一个基督修道士狄安尼西提出的。虽然耶稣只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但是这个纪年标志逐渐在全世界通用。根据公元纪年和中国历史纪年对照换算,公元元年是我国西汉末年时期,因此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的年代,东汉及东汉以后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后的年代。
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中的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以元年为界(没有公元零年),向后推算,称为公元XX年;向前推算,称为公元前XX年。
世纪、年代:每100年为一个世纪,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公元前221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又如 1984年为20世纪80年代中的一年。又如2009我为21世纪。
为什么2009年叫做21世纪呢 ?可以这样理解,前面20个100年(世纪)都过去了,现在进入了下一个一百年(世纪),也就是2009年是21世纪中的100年中的一年。
以知公园阳历(公历)年号算该年干支 从已知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很简单: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余数和天干地支对应关系如下。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顺序为1,2,3,4,5,6,7,8,9,0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为1,2,3,4,5,,6,7,8,9,10,11,0
为什么要减去3呢,1984年为甲子年。1984÷60=33余数为4,为了和“甲”表示1“子”表示1的顺序对应起来,所以减去三。
知道阳历(公历)几月几号算日子的天干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z=g+4c+10+i)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
y是年份后两位,
M是月份,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d是日数。
[]内的数取整数。舍去小数点后面是所有数,大于5同样舍去。
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
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顺序为1,2,3,4,5,6,7,8,9,0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为1,2,3,4,5,,6,7,8,9,10,11,0
例如:1644年3月22日的干支。我们有:
g = 4 * 16 + [16/4] + 5 * 44 + [44/4] + [3*(3+1) / 5] + 22 - 3
= 64 + 4 + 220 + 11 + 2 + 22 - 3
= 320,
个位数是0,
z = g + 4C + 10
= 320 + 64 + 10
= 394,
除以12余10,所以这一天的干支是癸酉
针对21世纪的年份我们可以把公式简化为: G=5y+[y/4]+[3(m+1)/5]+d+82
= [21y/4]+[3(m+1)/5]+d+82
Z=g+i+90(奇数月i=0,偶数月i=6)
记忆方法:g为年月日加82;z为gi90.
y是年份后两位,
M是月份,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d是日数。
[]内的数取整数。舍去小数点后面是所有数,大于5同样舍去。
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
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列顺序为1,2,3,4,5,6,7,8,9,0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为1,2,3,4,5,,6,7,8,9,10,11,0
例如:阳历(公历) 2009年7月18日
G=151 g/10 余数为1 为甲
Z=g+i+90=241 z/12余数为 1 为子。 2009年7月18日干支为 “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