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天文爱好者,或者是一位比较关心天文学知识的人,一定会对天上的星座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比如一提起流星雨,你就会想到狮子座,一提起勺子星,你就会想到大熊座,再如冬夜星空有猎户座、夏夜星空有天蝎座,等等。但不知你是否还知道,这些星座的划分、命名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它们来自西方,许多星座名出自古希腊的神话。由于西方近代天文学的飞速发展,于是这些星座成了“法定”的标准划分、成了“法定”的名称为全世界所通用。但你一定也会发现,天上的许多亮星都有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如天狼星、轩辕十四、参宿七、北落师门、织女一等等,这些名字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给起的,相反,它们倒是从中国古代就有的。
那么中国古代给星星起了很多名字吗?当然了!不光是起名字,细究起来,中国古代另有一套完整的星座体系呢!天上一千多颗较亮的星星都被我们的祖先划分成大大小小的星座,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其中星座的划分,星座和星星的取名十分有讲究,也十分有意思,附带着大量神话、传说、典故、历史故事,其热闹程度可以说一点也不亚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些星座故事。
干吗要划分星座呢?这是因为,我们肉眼看得见的恒星,大体是无规则地分布于天空的,为了便于辨认,必须将其分群——每一群就是一个星座。由于星星的无规则分布,人们对星星的分群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民族常有完全不同的星座。不过确定星座的思路是相似的:古人都是用假想的直线将较亮的星连在一起——经常是有意将它们连成某种图形,如动物、器具、墙垣、人物等,然后给它们取上相应的名字。
在中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有个大学问家,叫顾炎武,他对中国历史曾作过精湛的研究。他在《日知录》中写了这么一段著名的话:“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这里的“火”、“三星”、“毕”、“龙尾”都是星星的名称,“三代”指的是夏、商、周三代。远古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辨认一些星星,因为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简单,群体间的交往很少,因此人人都要能单独一个人通过观察星星来辨认方向、估计时刻、判断季节等等。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人人皆知天文”了。
我们阅读古希腊星座神话故事时,常为它们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折服,以至于觉得故事与星座简直等于合为一体了,此故事对此星座来说已经有了不可替代性。其实,我们如果把目光投向我们中国传统的星座体系,回头看看我们祖先的星座神话和历史故事,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何况,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五千年历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朋友们可以想象,在如此悠久的岁月中形成的星座体系该是怎样的充满历史寓意和文化内涵!你了解了这些故事,就会发现头顶的星空原来还铺展着一个五彩缤纷、变换多姿的中国式的神话、典故、历史人物世界,这个世界是同样的生动有趣和博大精深!
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青少年朋友们,你们除了要学好功课外,还应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文化素养,尤其是对中华文明及其历史的了解,要多多益善。想了解我们历史、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读一读中国星座故事应该说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读者朋友们可能读过一些介绍西方星座神话故事的书,但出版界直到前不久,还没有系统介绍中国星座故事的出版物。其实中国星座神话、历史故事方面的题材是非常之多的,比如上述顾炎武的话,几乎每句都可引出一篇诗话、一串故事,仅择古代星座故事之要,就可以编成一部大书。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在休闲时节、在轻松的阅读中对中国传统星座及有关的故事有个大体的了解,本书便择要中再择要,以图文并茂、简捷明快的方式,将中国古代主要星座体系及其相关的故事展示给大家。同时,在讲解神话、传说、典故、历史故事的同时,也穿插介绍一些星体方面的有关内容,这样可以一石三鸟:读者们既认识了中国星座,还学习了中国历史文化,又能获得现代天文学的一些知识。
提起星星,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了,再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按我们祖先的划分,它们所在的星座分别为:北斗七星——北斗,北极星——钩陈,牛郎星——河鼓,织女星——织女。
比起西方的星座来,中国古代的星座体系要复杂的多了!比如说,西方星座全天有88个,而中国星座到三国时代就已经达到283个,清代观测过去看不到的南天星空,又增加了23个。中国星座一般只包括肉眼易见的星,很多暗星不予考虑,因此有的星座星数很少,只包含两、三颗星,甚至一座一星(如天狼星、大角、北落师门等)。西方88个星座各自独立,中国星座太多了,有的就不得不分出等级(即:星座下再分星座),如“苍龙”可以看作是一个大星座,实际它由角、亢、氐、房、心、尾、箕7个星座组成;“紫微”“太微”等更是由许多小星座组成的“星座集团”。
另外,中国星座不称星座,称“星官”。取这个名字,可能与中国星座很多都象征人间帝王百官有关,不过这个名字有点拗口,我们这本书里不妨还称它们为“星座”,这样更符合人们的习惯。只要我们记住,在中国古代,它们是叫做“星官”就行了。
在讲述星座的故事之前,需要先把中国星座的概貌向朋友们介绍一下。
1.中国星座体系——三垣二十八宿
总的来说,中国星座大的框架是“三垣二十八宿(xiù)”体系。
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年转一周,这样在我们地球上看来,仿佛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当然太阳高悬在天时,我们看不到星星,不过我们可以在太阳落山后或升起前观测它周围的星星推测到这一点)。我们看去太阳慢慢走过的这条路线叫“黄道”。而且古人早就发现,月亮以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走过的路线也都在黄道附近。因为需要测量这些运动天体的位置变化,所以黄道附近的星空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古人大致沿黄道把这部分星空分成28份,每一份叫一“宿”,合起来这28个星座就叫“二十八宿”。
为什么分成28份呢?因为月亮也大致在这条“带子”里运行,不过月亮走得比太阳要快得多,月亮在恒星背景上是27天多走一圈,所以古人凑一个整齐的数:28,让月亮大约一天走一份。28可以被4整除,这样记录太阳行走时又可以将这二十八宿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季节。瞧,古人考虑得还是蛮周到的。那么为什么叫“宿”呢?“宿”有“停留”“住宿”的意思,古人想象,既然这些星座是为记录月亮行程准备的,人间的车马在官道上都是日行夜宿,月亮最好也该这样,所以这些星座就称“宿”了,每一“宿”就是一家“月站”。
二十八宿被均分为四份时,各用一动物名字来统称,称“四象”,它们是: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苍是青的意思,苍龙即“青龙”;朱雀,据学者考证是鹌鹑;只有玄武最特殊,它是两种动物合一的形象——蛇绕龟体。另外奇怪的是,不知何故,这二十八宿划分得并不均匀,是宽窄不一的,依古代一周天365 又1/4度算,最宽的井宿达30多度,最窄的觜宿只有一、二度。
“三垣”是另外三个大的星座集团。二十八宿绕黄道一周,把天球分成两部分,中国人看到天球北半部分的时间更多一些,所以这部分对我们就显得更重要。因此,我们的祖先在二十八宿包围的这半球“里”面,又建立了“三垣”。“垣”是墙的意思,每一垣有两道墙围出了一块近圆形的小天区。这“三垣”恰好呈三点状分布,就象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那样。以北极为中心的叫“紫微垣”,另外两个是“太微垣”和“天市垣”。
“三垣”是干什么的呢?前面说过,中国传统星座不叫星座,叫“星官”,原来古人把帝王宫殿、朝廷百官等等全都搬到了天上。紫微垣就是天上的皇宫,由天帝坐镇中央北极,旁边是后妃、太子、宦官等,周围则有宰相(丞)、内阁高级首领(枢、辅、弼)以及宫廷卫队等等,后面还要详细介绍。
太微垣则是朝廷行政机构的象征,是天帝、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其中央是帝座,旁边是太子、从官、幸臣,四周则分布着近臣、三公、九卿、诸侯。有宰相(上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位置,他的话,对各衙府官员来说,只比圣旨差一级;副丞相(次相),国防部长(上将),公安监察部长(右执法),最高法院院长(左执法),以及各类官员;还有郎将、郎位、虎贲等保卫人员。太微垣外面不远处还有个“少微”星座,为什么叫“少微”呢,原来其成员均为隐逸之士,这星座等于是个“影子内阁”。
天市垣就更有趣了。郭沫若有一首诗,题目叫《天上的街市》,上面写道: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其实天市垣就真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天上街市,是全国人人都参与的综合贸易市场。可能是集市贸易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缘故吧,天市垣的占“天”面积比太微垣大得多。既然是全国性的大市场,必须在政府的领导和干预下进行,所以天帝率领诸侯坐镇。其中有“帝座”星,各诸侯组成垣墙,有直接指挥的中央政府大员(天弁九星),有市场管理中心(市楼),然后是商店和摊点——车肆、列肆和屠肆星座,肆即商店或作坊。车肆指载着百货,沿街叫卖的车子;列肆即各类商店,估计百货、日杂、小商品、珠宝都包括在内了;屠肆包括宴饮、娱乐、住宿等场所。市场里还专设了若干计量监督部门,如帛度、斗、斛等星座。
“三垣”、“二十八宿”以外的广大空间,是密密麻麻、各式各样的星座,这些星座名更有趣,古人几乎把地上的一切也都搬到了天上,河流、道路、桥梁、战场、城堡、田园、车马、人物,应有尽有。
首先银河就是天上的一条“天然”河流。中国古人为银河“建了”六座桥梁,它们既是天上的“交通要道”,又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卡”和“边防前哨”。银河的南段有一个
大星座叫“天渊”,相当于天上的海洋,银河南流,就慢慢隐没于这片海洋中。这也象征着大地浮在海洋之上这一中国古老观念。在这片水域之间,有农丈人等种植着大片天田,水域中生长着鱼、鳖、龟等水生动物资源,以供人们采集利用,这也是天帝国家的赋税来源。天帝还直接派遣官员和家臣种植着皇家园苑,以供皇家食用。天帝也有巩固皇权的军队,军队有兵车,有步卒,由各种将领统率,兵车行驶在阁道、辇道之上。星空世界上还分布着南方、北方、西北方三大战场,似乎让人依稀可闻“天兵天将”的厮杀声。这些星座总的分布特点是越近北极等级越高,越近南天越微贱(当然不少亮星也有例外)。
总之,我们的祖先在天上划分星座时,按人间模式几乎重新仿造了一个世界,这是中国星座体系与西方星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点。天上的星座无一不在天帝的统治之下,这也正是古代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思想在天界的反映。
三百多个星座太多了,为了便于记忆和寻找,古人想出了一个分群归类的办法:让二十八宿作为“统帅”来统领它们。具体办法是:从每一宿两端的边界延伸出去,通到两极,每条边界都象刀切西瓜一样,沿两极(相当于瓜蒂和瓜柄)将天球切成28块“月牙”,凡落在某一块“西瓜皮”上的星座,都属于该宿统领范围,即使是离这一宿很远的星座也算。当然,“三垣”的地位太高了,它们自成体系,不属二十八宿“管辖”。
2.地理形势与天上星宿的对应——分野
古人不仅把人间的一切都搬到了天上,而且中华大地的地理形势与天上的星宿还有严格的对应呢!这种对应叫“分野”。分野主要反映在二十八宿上,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华大地就被分成了“九州”,后来古人就建立起了中国各州(不止九个)与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据《晋书?天文志》的标准,天上二十八宿在地上的分野如下: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兖州 豫州 幽州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扬州 青州 并州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徐州 冀州 益州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雍州 周 荆州
我们的祖先对星座这么分配干什么?是在玩一场星球大战的假想游戏吗?不是。相反,他们认为这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天人感应”,也叫“天人合一”,天的代表是“天帝”(民间叫“老天爷”),它是个有意志、有人格的神,无时不在洞察着人间,并经常干预人间的事,而且上天在行动前总是先给人间点预兆和警告——这就是星象上的变化;反过来,人间有些事做得不合老天的意时,也会引起星体的变动,这也算是老天给人间的警告。那么九州之大,人口、事物之多,老天怎么警告才显得有头绪呢?分野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设立的,让天上的星宿与九州的地域对应,哪一星宿出了问题,就是哪地方有事了。
古人还相信,老天向人间示警,常用太阳、月亮、五大行星这些运动的天体经过某些天区来表现。日月五星总是在黄道带上“来往穿梭”,所以古人才在黄道带上设立了二十八宿,并把它们分配给中华大地的各个地域,以通过日月五星和这些星座的“相遇”来占卜军国大事。
那么这种分配是怎么定的呢?据陈久金先生研究,与华夏民族的起源与融合有关。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本章只能讲讲概要,详细内容在下几章的故事中再展开。分野、星占这些东西,现代科学早已证明它们是靠不住的,我们可以不去多管它,但它们的来源以及其中的故事却是历史,我们是应该好好读一读的。
华夏地区最早有四个民族:东夷、西羌、南蛮、北狄。东夷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龙为图腾;后来他们中间又分出了少昊民族,向南、西迁移,与南方苗蛮集团融合,形成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族;古西羌民族在甘肃、陕西、四川一带,其中炎帝、黄帝支系最为强大,他们以虎为自己的图腾并逐渐东迁;西羌的支系夏人在夏王朝败亡之后,有的北迁高原成为匈奴之祖,有的南奔与越人融合,夏人以龟为图腾,越人以蛇为图腾,合成了蛇绕龟体的“玄武”造型。
这四个民族中最早的是东夷和西羌,正是他们的图腾形成了天上的东方苍龙星座、西方白虎星座,几十年前在河南濮阳古墓出土的龙虎蚌塑星象(图1.8)也证明了这一点。后来南方少昊、北方夏越的图腾朱雀、玄武也分别附在黄道带南、北两段,成了星座名称。分出二十八宿后,对应的地段也越分越细,分野就这样形成了。
什么叫“黄道带南、北两段”呢?大家知道,黄道与赤道是有着23.5度的夹角的,这样,黄道在天球赤道最偏北的一段,就叫“黄道北段”,反之叫“黄道南段”。不过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四象”,并不正好按顺序对应着今天的春、夏、秋、冬四季星空。这可能与古人给它们取名时选取观星的季节、时刻有关。
大约是在上古时,一个初春的黄昏,观星者站在旷野,看到正在东方闪烁的星座正似一条腾云驾雾的神龙飞跃在空中,便称其为“东方苍龙”;仰望南天高挂的星座,仿佛一只赤色神鸟在天上傲翔,则叫它“南方朱雀”;而西方七宿,如同一只猛虎咆吼施威,正要没入西天,称“西方白虎”;这时玄武七宿的龟蛇图景无法一见——正在北天地平线之下隐没,故称“北方玄武”。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这样形容:“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距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我们只要知道“四象”与“四季”有关系就可以了,不要简单地用四象的顺序来判断季节。
讲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补充一点球面天文学的知识了,这在后面许多故事中可能是用的着的。我们居住的地球在不断自转,由于它的自转,我们在地理上确定了地球的两极和赤道,我们假设天也是个球体,称之为“天球”,地球两极延伸到天上,就是“天北极”、“天南极”,地球赤道面向外伸展到天球,其交线就叫“天赤道”。由于地球自转,我们每天都看到日、月、星星东升西落,大约24小时一周,这叫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前面我们提到了,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去好像太阳慢慢在星空中移动,一年走一周,这叫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太阳在星空中的位置,不过我们总以太阳落山为“晚上”的标准,我们从太阳落山后的星空就可推测太阳在星空的位置,同时我们晚上看到的这部分星空随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就分别被称作“春夜星空”、“夏夜星空”、“秋夜星空”和“冬夜星空”了。
还有一点需要记住,天北极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它在天穹上慢慢移动,25800年一圈画一个半径23.5度的大圆。这是太阳、月亮吸引地球赤道突出部分造成的,称“岁差”。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北极星。 |